回忆我的初三化学老师罗辑

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22年教师节前一天晚上,高二刚开学/分班没多久,我在学校的时候

作为化学科代,应班长的要求科代们要给自己的科任老师做贺卡。但是我一没纸二没工具,拖了好久,最后在语文课上偷摸着写了个贺词,让另一位科代誊抄送过去了。然后我又想起我的高一化学老师,寻思着怎么地也得表示一下。但是一想化学我就总是会联想起那位引我入坑化学的“万恶之源”罗辑

恰巧的是中秋和教师节是同一天,我们准备放三天假了,对我们来说就像“出狱”一样。晚修的时候大家都很躁动,讲话声此起彼伏。我受不了嘈杂的声音,于是放下写作业的笔,托着腮,思绪开始飘向窗外的远方

有时真的很想再听一次他讲的课。时世变迁,初三时的学校也不是我原来那时的学校了,突然造访祝福既不现实也没时间,只能写写文章怀念怀念了

救命啊我已经好久没有写记叙文了,现在估计随便找个初三学生写的都比我强。这篇文章就凑活看看就好了(

正文

印象中的罗大少

罗辑是我初三时的化学老师,也是我的第一个化学老师。你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想到《三体》里边的罗辑,事实上他的名字和书中人物没有半点关系(毕竟三体08年才出的,他教我的时候都四十来岁了)

罗辑作为一个广州人,能操着一口流利而地道的粤语,能用粤语驾驭很多汉字,还总是能口吐金句狂言,有时上课闲聊也总是一幅桀骜不驯的样子,我们总是喜欢把他叫作——罗大少

在初中生眼里他长得高壮,我初三的时候高175和他站在一起会也感觉到自己的弱小。夏天的时候他讲课会站在空调底下靠着讲台讲,只有做实验才会让我们关掉空调和电扇。拿起粉笔准备板书的时候会先撸起袖子来,哪怕是短袖也要给他撸到肩膀上。不过通常写着写着就掉回去了(

有时是一个特(不)正经的老师,他甚至能在课堂上能讲讲段子(有黄段子的那种)。在我印象中,他是一个唯一能做到能收放自如的老师,课堂气氛因此很活跃,知识也非常的生动形象。我记得他当初讲得失原子(或许是电子?)的时候,是经常用“这个原子抢了另一个原子的老婆”这种说法的。虽然说我并不需要这种思想,只不过这样的想法确实很有意思(当然了我不是指抢老婆

一道思考题

罗大少给我上的第一节课出了个思考题,看似并不涉及化学,但其实已经在为后文作铺垫了。问题是“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收集一瓶纯净的厕所里的空气

我就想,这不简单吗?直接拿个瓶子在厕所里边晃两下不就完了

这个答案是错误的,因为这很难说我有没有把所有的瓶内空气晃出去,就算晃出去了,也就算是污染了厕所空气

我百思不得其解:干嘛非要搞这么纯净的

但是其实纠结这个没有意义,罗大少给出了这道题的答案:

“把瓶子装满水,进到厕所,再把水倒出去”

我豁然开朗,瓶子里装的是水的话就确实不会污染空气了

而这个方法,是贯穿整个中学实验题的,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之一——排水集气法

一个小故事

为了我们对化学感兴趣,罗大少估计也是花足了功夫

有一次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很神奇的小故事,故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:

曾流在一所大学课堂上,老师要求学生们跑去厕所里舀一烧杯黏糊糊的大便。

经过一番操作后,从大便中提取出具有强烈粪臭味的白色晶体。但当他们用酒精稀释上千倍后,原本带屎味的晶体脱胎换骨成了茉莉花的香水。故事里还描写了老师提议女生带回宿舍自用,男生带回去送女朋友等生动的画面。

故事很短,但很神奇的是,我一直记到了现在,一直惊讶于化学的神奇,也忘不了课堂上同学们的惊叹声。

后来我在知乎上面找到介绍这个故事的了,值得一看:

粪便里的恶臭之源,可能就存在于你最爱的香味里 - SME情报员的文章 - 知乎 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53884635

保命主义者

浓硫酸沾到皮肤究竟要如何处理

如果是在课本上找这个内容,你会发现它的回答是这样的:

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,不慎沾到皮肤上,先用干布拭干,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,后涂上3%~5%的碳酸氢钠溶液

听起来好像很对啊,后边酸碱中和也没啥问题啊,但是罗大少却跟我们说:

考试的时候遇到这种题你自然要这样答,但是现实中遇到这种情况你可千万别这样

首先强腐蚀性没错,但是一上来就拿干布擦你就完了。用干布擦会出现以下问题:

  • 可能使硫酸的覆盖面积更广了
  • 你要忍着被腐蚀的疼痛去擦,等你擦完估计你皮肤都碳化了

那么真正的解决办法:

第一时间大量的、流动的清水冲洗

要是附近有些池塘什么的,跳进去就完了(就酸入水呗)

如果你真要用布,你不能擦,要用按的,把硫酸吸走,别让硫酸延展了

其实吧浓硫酸还比较温和,你要是遇到浓硝酸浓盐酸什么的,虽然是一样的处理方法,但是这两可凶猛多了

如果说二三十浓的硫酸,那没事,随便用水洗就好

如果是大量浓硫酸被泼到身上了,那可就千万别用布了,直接冲大量水ok

远离异味气体

罗大少为了让我们保命,也是花了点心思的

还记得是一次消防演练,学校为了伪造火灾现场,在教学楼下面放了几盒能放出红色有异味的烟雾,那天搞完之后上来就是化学课,只不过他好像有点与众不同

大热天的他却戴着口罩

他告诉我们:我主要是为了不吸到那些烟嘛,那些有怪味的气体就没几个是好东西来的!

我们在想,罗大少肯定知道些什么。于是我们都纷纷戴起了口罩。为什么呢?因为罗大少曾经可给我们闻过一些气体

像二氧化硫(还是其他什么有毒的)啊氨气啊什么的

那个味道可真是难忘呢。


有一次罗大少做了个会放出有毒气体的实验,最后他把仍在放出气体的反应容器放到了隔壁班门口,而不是放在我们班里(当然了其实污染并不是特别大的)

我们当时也许不是特别理解,大家都在笑,不过这或许是罗大少实践出真知过的保命技巧


我记得我学到能源那章的时候,罗大少讲天然气,我们好奇为什么在家里使用天然气的时候会闻到一股怪味,罗大少就告诉我们:

那是为了防止你们不知道甲烷泄露了(甲烷无色无味),所以添加一些特别臭的物质,免得你不知道泄露,一点火就炸了

我们托着腮,想起他以前说过的话,一瞬间就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了

救下生命

不记得什么时候什么场景了,好像是我们班的化学课吧,隔壁班有个抑郁症的女生突然想跳楼寻死,当时我们在四楼

这一幕恰巧被罗大少看见了,他三步作一步跑去,一把抱住,英雄救美。其实我没看到

后来罗大少谈起这件事,他跟我们说:要真跳楼死了还不是最可怕的,可怕的是你跳楼没死那才叫痛苦,这个四楼跳下去想结束你的生命还是有点难度的。与其有这时间痛苦还不如在人世间快快乐乐玩耍

我觉得他说的在理,即使关注点有点奇特

FOR 罗大少

托你的福,中考考得很好

谢谢你的教诲

教师节快乐

写了四个小时左右吧,写到凌晨

为什么要熬夜也把它写出来呢?

主要是害怕重要的记忆都忘了,就让我用博文的方式来记录你的点滴吧